浮生記

進攻機器與日本籃球

進攻機器與日本籃球

前些天,與在橫濱B-CORSAIRS的SG川村卓也選手對了話。

〈相關報導請看 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JCJ6T93JCJUTQP02D.html 〉

 

川村卓也很能說。

是到目前為止與我對過話的選手平均3倍的份量。 

而且為人很坦率。

我想這樣去表達,我想告訴大家我是這個樣子的…是因為不想弄虛作假,所以才坦然面對自己的吧。

 

正因為坦率,所以有時也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身為一個運動員一名普通人,他曾經以極為少見的高中畢業生的身份加入OSG PHONEIX〈現稱三遠NEO PHONEIX〉,作為日本職業籃球運動員打了3年籃球。

在一班都打過大學籃球才打職業的人群當中,唯有一人跳過大學就加入了進來,並且好強不認輸,社會對這名年輕人的非難很大,他也說感到很孤獨。

在同學們還在上大學的那3年裡,為了在成人的世界裡求生,他面臨的是一個逼著自己去成長,就像一步要跨過2級台階那樣的環境。

之所以選擇了這條道路,不管他知不知道到,推測都是因為他有一種想成為與眾不同的、特別的運動員,這樣的意志吧。

說起來,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到他不上大學而選擇「要打職業」的?就此問題我問了他。

 

 

川村:〈OSG當時的〉中村一雄教練跟我上高中時的教練好像很早就認識了,在高中2年級打高中校際籃球賽之前他來我們學校,開玩笑似的跟我說了一句〝畢業以後,你可以來我們隊呀〞,沒想到這句話在那一年的冬季杯之後,卻變成了一份正式的錄取通知書。夏季前他說的那句話變成了我奮鬥的動機,也變成了一個契機,讓我除了只能上大學這個選擇之外,還可以考慮自己能進到當時的日本聯盟嗎?能打職業的嗎?

井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你不想做跟別人一樣的事吧?

川村:是的,我想這是性格使然。

井上:既然沒有先例,就去試試吧。你是想那裡會不會讓自己發光發熱吧。

川村:正正是那樣的。那個時候,雖然我對過去,比如說有誰是高中畢業就進來的等等並不了解,不過,當時的同學們有的說決定要上大學,有的說考上了非常好的大學,還有人說哪所大學要收自己,可是不管他們怎麼說,我都覺得好像不一樣,那個時候,身為高中生的自己也在煩惱,因為只要妥善處理,一般都能上大學,可是我總覺得,可能到目前為此也是這樣,要去做與眾不同的事而引人注目,要做出成績等等,這種心情一直存在在體內某處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讀高中的時候是這樣,在決定要走什麼路的時候,也是我自己決定的。

 

大家都想做一個好運動員,川村卓也也一樣,他還希望自己能做到一些其它特別的事。

在我眼裡看來,他是這樣的。

 

 

職業摔跤手是以客人為對手在摔跤的。

川村卓也是以客人為對手在打籃球的。

自己喜歡的運動員是大鯊魚。

身為投籃手的川村會喜歡巨人、打中鋒的沙奎兒奧尼爾〈Shaquille Rashaun O’Neal〉,是讓我覺得有些意外,但一想到大鯊魚是籃球史上最擅長表演各種特技的其中一位運動員時,我也就理解了。

不是雷阿倫〈Walter Ray Allen〉、雷吉米勒〈Reginald Wayne Miller〉也不是斯蒂芬庫里〈Stephen Curry〉而是喜歡大鯊魚,足以看出川村運動員重視的是什麼。

 

他總是想去帶動比賽場上的氣氛。

一直看著各式各樣的東西。

客人會不會覺得悶?

會不會不懂得怎樣欣賞?

氣氛是不是停頓了?這個時候,他會用幅度很大的動作向裁判的判決表達〝不會吧〞的意思,或者在被人犯規而被推倒之後,躺上一會兒不肯站起來等等,用豐富的感情來表現。

那個時候,他的臉上總帶著笑容。

可以感受到他想告訴大家〝籃球很開心呀!〞的信息。

然後,他會作為一名〝進攻機器〞,在適當時候投出3分球。

比起投中的次數,他想讓觀眾通過看到的東西而留下更深的印象。

所以他會在觀眾想看投籃時出手投籃。

他同時擁有環視全場的外觀以及讓神經保持敏集中在手指上某一點的觀。

好勝的個性到了成為職業球手第12年的今天,仍然健在。

 

 

最後,想談談個人主義這個問題。

 

井上:在勝負關鍵時刻,會出現最後一球該由誰來投?這種情況吧。我認為不能把這個任務託付給一個一早就把個人主義疊好、收起來的運動員,還是必須交給那種一直認為〝我才是最好的〞、一直擁有個人主義的運動員才行。所以,我認為個人主義對不是一個壞東西,特別在體育世界裡,這是一種重要的素質,但我覺得日本這樣的人很少,斷言〝個人主義是壞東西〞會不會得太早了?我覺得先要變得更強,之後再加以和調整就可以了,那種話實在是為時過早了吧。所以當我聽在日本籃球界有位強調個人主義的川村運動員時,我反而很歡喜,因為我覺得能看到那一點的人,是個得信賴的人。

川村:有很多情感豐富的運動員,若能殼而出,會變得更厲害。雖然我無法評價其他運動員,但我覺得若能更加大膽地去追求個人主義,會變得更厲害。

 

 

 

日本籃球必須去克服的課題,我覺得和整個社會的課題是共通的。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出現了一股〝要觀言察色〞的風潮,要做與眾不同的事,要與眾不同的話前,先要想一想。

自古以來,日本就是一個迎合別人壓力很大的社會,但是,像〝槍打出頭鳥〞或者〝拖後腿〞那樣的風潮,也該能去克服了吧。

但是,任性和正當的個人主義,應該要分開來考慮。

集體紀律很重要,這也是日本的強項。

那麼,如果能不加限制、讓個性自由成長,再加上紀律,不就變成最強集體了嗎?

個人意見相互撞,才能變成一支1+1等於2以上的強隊吧。

要讓不同的意見相互撞,必須要有〝彼此之間都有更高的目標〞那種信賴才行。

 

 

〝以和為貴〞,是聖德太子立下的十七條憲法中的一條。

意思是〝不是要成為一個彼此限制而什麼都不敢的社會,而是要在這種信賴的基礎上出彼此的意見,創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我想這一條把全民的意見都表達出來了。

所謂〝和〞,是指出每個人不同的意見而後和睦相處,並不是〝要變得人人一樣〞。

 

……

 

話題好像扯遠了。

只不過,回頭看看1400年前我國的理想,你就會發現剛才談的克服日本籃球的這個課題,實際上離我們並不太遠。通過與川村選手對談的這個機會,令我能夠偷得浮生半日閒百無聊賴地想到了這些。

 

 

2016.11.29

浮生記